(资料图)

1、“重阳”之名的由来,因古书《易经》中“阳一为九”而得名。在《易经》中,“六”被定义为负数,“九”被定义为正数,也是一个“极数”,表示天的高度是“九倍”。“九”是老阳,也就是阳极数。两个阳极号合在一起,九九统一,一元起步,万象更新。所以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日。古代有饮酒祈福长寿的习俗。九月初九,日与月均在初九相遇,意为“二九之重”,故称“重九”,同时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九”。明代张岱写云《夜航船》:“九为阳数,其日、月重合,故称‘重阳’。”

2、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传说,重阳是元帝的开悟日。现存关于重阳节活动的文字记载可查《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备耕,引五种要领。藏帝书收于圣仓,唯敬。是日,大皇帝,我尝祭告天子。”可见当时是有在九月庄稼秋收时祭祀神和祖先以感谢神和祖先恩情的活动。这是古代重阳节作为祭祀活动的原始形式。与此同时,还有大型的餐饮活动,这是从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宴会发展而来的。对神和祖先的崇拜,长寿,宴会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3、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旅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采摘中草药、遍地种植山茱萸、办老年宴、吃重阳糕、用药酒养生、喝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是“晴空升,浊气沉”的季节。地势越高,晴空越聚,于是“重阳节登高赏晴空”就成了民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提神、健身、养病的目的。重阳节,各地都组织老年人爬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很多家庭的年轻一代也会帮助老人去郊区。重阳节有许多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